2月7日,長安汽車智電iDD在吉林省查干湖冬捕中進行“破冰挑戰”,官方也稱之為“鐵人三項”,在湖面最低-25℃的環境中,對車輛進行「48小時冰封挑戰」、「“冬泳”挑戰」和「凌風捕網」測試項目。此次挑戰以直播形式展現,長安智電iDD在極限環境下的各項性能表現,為用戶展現“智電安全”與“智電經濟”性能。
測試項目一【48小時冰封挑戰】挑戰難度※※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測試環境」長安智電iDD“48小時冰封挑戰”顧名思義就是將一輛UNI-K 智電iDD測試車輛“冰封”在-25℃的環境溫度所打造的冰屋內,將車輛在冰屋內靜置48小時。理論上冰屋內沒有了寒風的侵襲,環境確實要比戶外安逸。但考慮到長時間持續低溫,整車和電池也的確被“凍透”。這對車輛的控溫能力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測試結果」被冰封48小時后,測試人員進入冰屋啟動車輛,UNI-K 智電iDD啟動正常、屏幕響應沒有花屏、拖影現象。車輛通電后,平順緩慢地駛出冰屋。在路試過程中,測試車輛的發動機、電路等多點位進行的檢測測試,在當時低溫工況環境下,車輛常規功能一切正常。
「面臨考驗」低溫是動力電池的先天克星,這也是為何我國北方城市的EV車型普及率較低的主要原因,當環境溫度下降至-20℃時,電池放電量將下降30%(活躍度下降)、反之充電時間也會相應增加。
「如何解決」長安智電iDD搭載恒溫智慧安全系統,在極端溫度環境下,智能電池溫控系統使動力電池在-35℃極寒至55℃高溫溫度區間內,通過電池預加熱、電池保溫、電池主動降溫等功能,實現自動平衡電池溫度達到最佳溫度區間,使其依然保持出色的“全溫域”可靠性與穩定性。
「技術解讀」電池恒溫系統,可以簡單理解為“自動保溫壺”。低于設定溫度進行電池供電加溫,高于設定溫度,進行冷卻循環。從技術層面也容易解決,需要在電池內部增添多點測溫,當電池溫度低于-35℃時,開始加溫。
測試項目二【“冬泳”挑戰】挑戰難度※※
「測試環境」工作人員在查干湖冰面上建造了一個半米深的水池,UNI-K 智電iDD測試車輛需駛入冰水池內,冰水即刻將整車電池和排氣管浸沒,在熄火斷電浸泡10分鐘之后,檢驗車輛是否可以脫困駛出。
「測試結果」浸泡10分鐘后,長安智電iDD利用EV駕駛模式,順利駛出水坑。
「面臨考驗」該項測試主要針對電池接頭的防水性能,任何材料在高低溫下,都會出現熱脹冷縮的物理現象,超低溫下浸泡冰水中,對接頭的防水性帶來一定挑戰。另外,在電池接頭一旦出現進水短路情況,那么就要考驗電池監控、保護的措施。
「如何解決」長安智電iDD接頭具備IP68級防水,電池設計毫秒級電池監控、全溫域電池溫控、多元熱安全保護等四大智慧管理策略配合,其防塵(6級)和防水(8級)能力達到行業高標準,即電器無限期沉沒在指定水壓下亦不因浸水而損壞。
其次是電池安全保護措施。具備了瞬態泄壓技術可達到最大每分鐘3000升,超壓密封控制技術可承受1000兆帕壓力,全域防短路設計支持10毫秒瞬時斷電保護,降低了動力電池“熱失控”風險。同時,搭載全時感溫報警、毫秒級自動喚醒等專利優勢技術,即使在下電狀態下仍可24小時實時監控。
測試項目三【“凌風捕網”】挑戰難度※※
「測試環境」UNI-K 智電iDD測試車輛在搭乘4名乘員的情況下(前輪安裝塑膠防滑鏈),幫助漁民在查干湖冰面上完成收網作業。
「測試結果」纖繩在車輛啟動繃直,輪胎在冰面出現輕微打滑,系統自動限制動力輸出,平穩前行順利拉出漁網。
長安智電iDD系統所采用的iDD混動專用電擎,源自長安NE發動機平臺,繼承藍鯨發動機“干凈、強勁、安靜”的優秀基因,成熟應用AGILE敏捷燃燒、智能潤滑等技術,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采用Miller循環、電動化前端輪系等混動發動機專用技術。
2月全新UNI-V 智電iDD、全新UNI-K 智電iDD將開啟預售;今年上半年,第三代CS75PLUS 智電iDD、歐尚Z6 智電iDD等全新產品也將陸續面世。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