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本田飛度是很多人心中的“王子”,你要說飛度的銷量慫包,那就是吃葡萄不說葡萄酸,吃不到葡萄反說葡萄酸。
同樣的價格,超低的配置,本田飛度很舒服的收割了國內一批批的新茬韭菜,會玩梗,故事講得好,成為飛度的核心產品力。
【資料圖】
但最近兩年,飛度換了一把韭菜刀,銷量馬上變慫包了,從月銷一萬多輛是常態,變成現在月均5千輛多一點,銷量直接被“咔嚓”攔腰斬斷。
是新韭菜刀不鋒利了,還是韭菜們產生了防范意識?這個我們要從飛度的變化說起。
飛度為什么受歡迎,何時被捧成神車?
大約是在第三代飛度的時候,這一代飛度的底盤代號GK5,常聽飛度車主炫耀,這一代的底盤,在飛度歷代底盤中的表現無敵。
車身尺寸小,省油又穩定,家里用它去買菜,一年能省個冬菜錢,而且,第三代飛度的造型也蠻時尚,動力上一撒歡,零百加速能跑到8秒多,131匹馬力,155牛·米的成績,在當時看慣了大功率數據的用戶眼里,確實水的一批,可但是,當時買飛度的用戶,都是渴望性能,卻又囊中羞澀的年輕人,我花幾萬塊錢,能搞出個開跑車的激情,哪怕只是改裝后的”吼叫”也好,就為這感受,也值得投入一回。
這個時候,年輕人對飛度是極愛的,國產同級別的車型也少,而且那個時候的少年喜歡速度感,喜歡運動,所以即便飛度在同級別里,價格并不便宜,但戳中了消費者的興奮點,也就甘心被當成韭菜。
當成買菜車,還能跑賽道,這不是《頭文字D》里的拓海嗎?開著飛度,也一定能找到一些當主角的驕傲。
當然,不打折扣的飛度,也開始玩各種梗,平民超跑,本田“神車”,飛度不改,不如推下海,玩梗成了飛度的核心產品力,消費者都有好奇心理,從重心理,想想當初有多少人是被輿論裹挾著買的飛度。
飛度再換帶,玩梗遇失敗。
來到第四代車型的時候,本田換了韭菜刀,飛度從運動小王子,變成了隔壁的囧傻呆萌,帶速度感的設計沒了,一雙無辜的大眼睛,一直在賣萌,要買汽車界的萌寵,誰會選擇價格如此高的第四代飛度,那么多純電入門車,萌起來表現可比飛度蠢多了,而且,改裝的空間更大。
萌就萌,傻就傻,那都是自己的事情,第四代飛度最不該做的事情,就是把消費者當成了傻子,取消手動擋,提高入門門檻,去掉揚聲器,剝奪了入門車型車主聽音樂的權利,還有備胎,飛度少用一個備胎,本田就能省下多少錢,心里有數。
同時,這一代的少年,對于新車的要求改變了,運動化的外形,比運動本身更重要,科技感的配置,要求也更高。
而恰巧,這兩點都是第四代本田飛度的弱項。
外觀是呆萌的,加速是遲鈍的,發動機參數沒變,但由于車身重量增加,零百加速跑到了10秒開完,運動感與運動性能都不在線,這樣的收割,顯然判斷錯了這一代用戶的想法。
另外,車內寒酸的配置,與國產同價位的車型相比,就是拿不出手,要不是有本田招牌加持,這個價位的飛度,估計改不改都可能被推下海。
順便說一句,第四代飛度的底盤代號,已經從GK5變成了GR9,沒有了運動感的底盤,再也沒有玩梗的能力,不玩梗,第四代本田飛度就少了一個核心產品力。
從根本上說,本田飛度的時代已經過去,國產車型崛起,新能源車型崛起,都讓當初的“買菜神車”兼“賽道小王子”成為過去,花同樣的錢,甚至更少的錢,可以獲得設計上頗具運動感的國產車型,而且國產車型還舍得用料,各種高級配置,各種大屏,只要成本允許,全部安排上,可不像本田那樣,給配置像擠牙膏。
同時,新能源車崛起,尤其是純電車,加速和操控都撇開飛度不是一個層級,而且,年輕人更愿意接受新生事物,飛度雖然一直換代,但在這一代年輕人眼里,還是“太老了”,不如新能源車型的時尚新潮。
不過,本田飛度畢竟還是有群眾基礎,也不會甘愿讓自己的時代從此落幕,就一定要撲騰撲騰,那除了降價,似乎就沒有其他的選擇了。
目前,飛度的某些版本終端已經開始優惠1萬多,但仍然阻止不了銷量下行的命運。
你認為飛度的價格降到多少才算合理,到評論區聊聊吧!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