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動汽車時代的正式到來,各品牌戰略的差異逐漸顯現出來。本篇文章,我們看看全世界最大的四家汽車集團,大眾,豐田,現代,通用,他們的電動汽車戰略都有什么不同?
大眾集團的赫伯特?迪斯離開后,保時捷出身的奧利弗?布魯默 成為新掌門人,大眾正在發生各種變化。奧利弗表示,2022年11月底將推出更多基于電動汽車專用MEB架構的電動汽車,為此將投資數十億美元實現MEB現代化。
【資料圖】
這意味著大眾可能會尋找和使用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法來減緩電動車道的轉換速度。首先是將MEB架構進化為MEB+。
MEB+這個名字暗示了進化,但大眾實際上稱其為下一代MEB。大眾表示,將在電子平臺的進一步開發上投入大量資金,這不僅將實現增強的充電和存儲技術,還將實現增強的數字基礎設施和自動駕駛功能的大幅飛躍。
更具體地說,MEB+平臺,使用大眾新一代電池(所謂的單元電池或角型集成電池),其行駛距離最高可達700公里(435英里)。MEB+平臺,充電時間將大幅提升,75-200kW的直流充電有望實現。目前MEB支持的直流充電為135kW。
MEB+的實施還意味著大眾將在2026年之前推出10款新EV作為核心品牌,其中包括價值約2.5萬歐元的普及型車型,大幅擴展車型陣容。對于新車型,大眾還計劃在高性能和高端領域增加新車型。
據悉,MEB+很有可能繼承MEB的400伏架構,800伏系統是進一步發展的SSP平臺的一部分,最快將于2028年上市。
MEB平臺通過大眾ID.3于2019年底首次上市,僅大眾品牌就生產了50萬輛以上,整個集團生產了67萬輛以上。目前,奧迪、斯柯達、大眾商用車等有12款車型基于MEB架構。
大眾在2015年宣布向電動品牌轉型之前,就開始開發定制EV平臺。結果MEB平臺誕生了,目前正在生產ID.3、ID.4、ID.6、ID.Buzz等。
雖然沒有說明以MEB+為基礎的機型何時上市,但很明顯,以2026年為目標開發的SSP體系結構的三位一體戰略正在修改。
現代汽車集團不僅是電動汽車,就連無人駕駛汽車也在加快速度。現代汽車集團宣布捷尼賽思品牌將從2026年開始轉向電動汽車,并從2023年開始在挪威市場只銷售電動汽車,這也體現了現代汽車集團的姿態。與5年前使用插電式混合動力和混合動力這兩種過渡動力系統的情況相比,現在正在以更快的速度轉向電動汽車。
現代汽車集團2016年提出計劃,到2020年推出10款混合動力電動汽車、8款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8款電池電動汽車、2款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等。在此期間,現代汽車集團開發了E-GMP平臺,2021年推出現代IONIQ 5和起亞EV6,迅速做出了應對。最重要的是,雖然是量產品牌,但由于采用了800V系統,在性能和效率上領先,因此這兩款車屢獲殊榮,吸引了人們的關注。
IONIQ 5在歐洲市場也獲得好評,包括2022德國年度車、2022英國年度車等。此外,他還入選了美國Car&Driver 2022年度電動汽車。
但現代汽車集團并不是只專注于電動汽車。蔚山工廠正在擴大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用發動機工廠,根據市場不同,同一型號的動力系統陣容也有所不同。但相對而言,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現代汽車集團對電池電動汽車的轉換持最積極的態度。
通用汽車目前正在硬件方面開發Ultium平臺,軟件方面以Ultifi平臺為軸心開發未來產品系列和互聯及自動駕駛技術。計劃通過硬件Ultium平臺向市場供應多種價格的電動汽車。軟件Ultifi平臺是連接車輛和車輛、車輛和基礎設施、Emergusion系統和網絡安全等的平臺。通用汽車將Ultium和Ultifi相結合,正在開發從小型車到大型車輛。
在以大型SUV和皮卡為中心的產品陣容中,從同時追求電動汽車轉換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立場來看,需要拿出明顯的結果,這與其他大企業的方向一樣。也就是說,通用汽車提出的新開發及生產方式能否超過特斯拉宣布通過以千兆壓力機為代表的新生產方式,將成本降低40%,這是關鍵。
通用汽車在2022年11月的通用投資者日上向投資者宣布,電動汽車有望在2025年盈利。通用汽車的營收在第三季度達到創紀錄的419億美元,但中期利潤要低得多,電動汽車要低得多。通用汽車的汽車銷售額為387億美元,但生產和銷售這些車輛的成本高達356億美元,總利潤為31億美元,略高于8%。再加上正在擴大電動汽車生產的投資,預計虧損將持續一段時間。
通用汽車首席執行官瑪麗·芭拉表示,到2025年,這一結構將發生變化。通用汽車在LG能源解決方案和美國設有四家電池工廠,預計將在2024年之前增加三家工廠,為提高盈利能力奠定基礎。
另外,通用汽車去年2月宣布擴大對電動汽車的投資,并表示比起擴大利潤,更優先對電動汽車技術的投資。雖然新的投資規模尚未公布,但此前宣布到2035年將向電動汽車領域投資350億美元。
通用汽車首席財務官(CFO)雅各布森在記者會上解釋說,與其增加眼前的利益,不如從長遠的角度擴大投資。瑪麗·芭拉CEO表示,通用汽車公布業務計劃,重視擴大合理價格的電動汽車供應。
通用汽車的銷量和市場份額都有所下降,但由于致力于盈利能力較好的皮卡和SUV,凈利潤正在大幅增加。
此外,通用汽車還設定了到2023年底在北美市場共銷售40萬輛電池電動汽車的目標。為此,將比現有計劃進一步擴大生產能力。
通用汽車CEO瑪麗·巴拉曾在2021年的業績發布會上宣布,將追加投資66億美元擴大密歇根州電動汽車和電池芯的制造能力,并表示到2025年底將在北美確保100多萬輛電動汽車(包括60萬輛皮卡)的產能。
雷克薩斯和豐田的電動汽車戰略更為復雜和細致。和其他廠商的戰略不同。從表面上看,電車的轉換速度較慢。
豐田將電池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進行數值比較,主張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少。豐田設定的目標是,到2030年為止,包括雷克薩斯在內,在總銷量1000萬輛中,以電動化車型銷售800萬輛。其中,電池電動汽車為350萬輛。如果按照這個目標走下去,總的來說豐田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走碳中和之路。
在集團內,雷克薩斯將發揮引領電池電動汽車戰略的作用。已經決定在2035年將所有車型轉換為電池電動汽車。他還表示,即使在電動汽車時代,也將堅持雷克薩斯獨有的品牌獨創性。
但不同的是,大部分廠商都開發或正在開發電池電動汽車專用平臺,豐田使用的是以現有TNGA為基礎的e-TNGA。對此,豐田表示:“已經從混合動力電動汽車開始,以對電池、BMS、電動機等積累的經驗為基礎進行了開發。”從為歐洲市場開發的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和電池電動汽車開發歐洲市場專用的“E3”平臺可以看出,豐田追求的方向是明確的。
豐田集團也設定了2050年碳中和目標。但在限制進一步加強的歐洲,計劃在2040年之前實現。也就是說,到2030年,歐洲將實現所有工廠和設施的碳中和,到2035年將只銷售完全無公害汽車,到2040年將實現所有產品、服務和物流部門的碳中和。
豐田已經在中國市場以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取得了業績,在其它市場,正在努力轉換歐洲市場的電動汽車。計劃到2026年推出包括bZ4X在內的6款電池電動汽車。
特別是鋰離子價格急劇上漲也是電動化時代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說,需求劇增帶來的供給問題存在挑戰。也就是說,豐田堅持認為,只發展電動汽車是不合理的。混動+電動+氫燃料,才是發展之路。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