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奔馳、奧迪、沃爾沃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高端汽車品牌。他們的新能源汽車戰略也各有側重。眾所周知,過去三家德國高端品牌一直在效仿競爭對手,打造提高相互協同效應的汽車,相比之下,現在卻呈現出各自不同的方向性。
除了特斯拉和比亞迪之外,電動汽車銷量比例最高的寶馬,為20.9%,正如最近推出的第7代7系陣容戰略所顯示的那樣,在戰術上與競爭對手梅賽德斯-奔馳也存在很大差異。新一代平臺也以采用所有動力系統為原則。
(資料圖)
寶馬也認為,與氣候變化的斗爭和資源使用方式將決定寶馬集團的未來。作為高端汽車品牌,這是引領可持續性的重要議題。為此,寶馬目標是每輛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至少減少1/3。
例如,2019年寶馬集團生產的約250萬輛汽車將在2030年的生命周期內減少4000萬噸以上的二氧化碳。寶馬集團自2006年以來已經有70%以上的車輛排放了低于標準的二氧化碳,并計劃2030年比2019年再減少80%。這樣一來,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比2016年減少不到10%。
從率先推出的iX、i4、iX1、Mini Electric等也可以看出,寶馬的主要方向是先將現有車型轉換為電動汽車的車型。
通過第7代7系,寶馬給出了為什么使用這種戰術的答案。第7代7系標榜電池電動汽車版本i7為旗艦,同時還銷售以內燃機為基礎的48伏混合動力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以及根據市場銷售柴油版。
梅賽德斯奔馳已經通過2039年實現碳中和的愿景,并以C.A.S.E的口號,一舉改變汽車產業的潮流。電動汽車領域也推出了一次充電就能行駛1000公里以上的Vision EQXX,追求差別化。
梅賽德斯-奔馳的碳中和戰略與寶馬相同。但在陣容戰術上卻截然不同。最引人注目的是Vision EQXX。這將在全方位應用創新、智能的技術,從超高效電氣驅動系統、輕量工程、可持續材料到先進的軟件系統,使其成為“梅賽德斯奔馳歷史上最高效的汽車”。也就是說,作為發明內燃機車的先驅,在電動汽車上也追求壓倒性的技術優勢。
梅賽德斯-奔馳與寶馬不同,奔馳正在構建獨立的電動汽車陣容。其首款車型EQS強調一次充電行駛里程770公里。后來EQ品牌車型越來越多,已經慢慢形成了與內燃機汽車完全不同的產品陣容。
并且在EQS上,在770公里的行駛距離和800V系統的基礎上,強調了全新的操作系統。這與特斯拉和其它品牌的方向不同,特斯拉只簡單地布置顯示屏窗口,甚至很多功能需要消費者學習時間。但是奔馳是想通過更簡單的方式,讓用戶更輕松的接受電動車。
奔馳認為,對于消費者來說,電動汽車首先是使用便利性。充電器要容易接近,充電時間要快。這個問題不僅是800V系統電池,隨著充電器技術的發展,現在正在朝著充電10分鐘的目標前進。但眼下如何在未來繼續保持對品牌的忠誠度。奔馳給出的答案就是奢華。
奧迪提出的原則是,以2050年碳中和為目標,從2026年開始只推出電動汽車,2033年之前停止生產內燃機車。該計劃的目標是在2025年之前使所有奧迪的生產據點實現碳中和。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工廠和匈牙利的第一工廠以及德國Nekersroom的工廠已經實現了碳中和。布魯塞爾工廠從2018年開始實施綠色電力轉型和可再生能源供熱。
其結果是,奧迪布魯塞爾工廠每年減少4萬噸二氧化碳。匈牙利吉約爾工廠的兩個物流中心屋頂安裝了最大功率12兆瓦的歐洲最大規模太陽能系統。因此,可再生能源從2020年開始生產,每年生產9.5GWh以上的能源,相當于5000戶家庭的能源需求量。奧迪匈牙利有70%的熱量來自地熱能源。環境項目還涉及資源和水的有效利用、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保護領域。例如,計劃到2035年將生產據點的水消費量減半就是其中之一。
再加上2022年12月完成電動汽車生產的全面戰略360工廠。重點是,與其為電動汽車建設新工廠,不如投資現有工廠,整頓高效靈活的電動汽車生產體制。
引人注目的是,通過改善“經濟性”、“生產率”、“靈活性”、“可持續性”等整個生產流程,目標是到2033年將工廠年成本減半。也就是說,降低成本仍然是奧迪追求的目標。另外,以高端品牌的地位為基礎,分階段將生產主力從內燃機車轉移到電動汽車。
奧迪也是過渡期戰略,一半內燃機車型將采用插電式混合動力版。同時,到2025年將推出20多款電池電動汽車。到目前為止,預計總銷量的約三分之一將由電池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組成。
對電動汽車陣容的看法也與競爭品牌截然不同。通過第一款電動汽車車型奧迪e tron和e tron Sportback以及隨后登場的奧迪e tron GT和RS e tron GT,展現了品牌的方向性。以530馬力和646馬力的性能為基礎的0-100公里/小時加速性能3.3秒說明依然重視性能。再加上提供的800伏系統,從0充電50%只需10分鐘,強調了作為高端電動汽車的條件。
最近還參加了巴黎達喀爾拉力賽,構建了電動汽車時代奧迪的品牌形象。
奧迪去年11月擴建中國研發中心,公布了重視中國市場的政策。這反映了最近強調in China、for China的汽車產業的趨勢。早已超越Made in China,將口號改為Created in China。
就像大多數全球玩家一樣,為了實現這樣的具體目標,在中國市場擴大市場是必不可少的。奧迪也為了實現e路線圖,在中國成立了合資公司第一汽車和奧迪FAW新能源車公司。以與保時捷共同開發的高端平臺電動車(PPE)為基礎,將從2024年開始在中國長春生產中國市場專用電動汽車。在美國建設電動汽車工廠也在考慮中,表現出了積極的行動,這一點備受關注。
沃爾沃在2023CES上公開了新開發的EX90,表達了對電動汽車和智能汽車時代的信心。通過谷歌的安卓自動操作系統和采用新開發的高精度地圖等合作,表明了守護品牌形象的意志。
沃爾沃宣布,從2030年開始只銷售電池電動汽車。最引人注目的是,將注意力集中在電池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上,而不是柴油上,增加了銷售數量和營業利潤。從2021年開始,充電型車型的銷售額已經增長了63.9%,占總銷量的27%。此外,網上銷售的車型數量也比2020年增長316%。也就是說,在構建新的商業環境方面表現出了領先的步伐。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到2025年將供應鏈中的碳排放量減少25%在內,2018年和2025年間平均每輛汽車的碳排放量減少40%,這顯然也是一個快速的行動。
在這種碳中和的同時,還在加快技術層面的進化。沃爾沃2021年6月發布未來技術路線圖,通過“Volvo Cars Tech Moment”活動躍升為全球高端電動汽車市場頭部企業。核心是轉型為完整電動汽車公司的電池供應計劃、擴大自主軟件開發的計劃、計算的集中化、新一代安全技術的計劃等核心領域的細節等。
沃爾沃將零事故、零碰撞、零死亡的目標放在首位,此前一直通過多種方法開發ADAS技術。其結果就是以“全新沃爾沃”為口號推出的EX90。特別引人注目的是,車身前方采用了雷達,其目的是安全。沃爾沃說,搭載瑞達技術后,伴隨死亡和重傷的事故數量最多可減少20%,整個碰撞事故最多可減少9%。
沃爾沃還對處理這些傳感器感知信息的計算機和軟件進行了新的訪問。核心是探測車輛內外的潛在威脅。沃爾沃在制造任何汽車時都以安全為核心,這是與其它品牌不一樣的地方。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