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動汽車銷量的高漲,越來越多消費者將目光投向了這個全新的物種,但對電動汽車安全性,尤其是電池安全性的擔憂也隨著爆燃事故的增加與日俱增。
在2022年的早些時候,國家應急管理部就曾發布公開數據,據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火災數據共640 起,相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2%,換算下來平均每天就超過7起。其觸目驚心的充電起火、自燃,甚至爆炸事件,都將矛頭指向了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安全問題。
當然,這里也會有人說「電池自燃是概率性事件,自己運氣沒那么差」。但是,從凹凸君的角度來看,能說這話的人,大概率都是「鍵盤俠」,而這類「鍵盤俠」只是為了博得更多的關注與存在感,我們也只需當Ta們是「杠精」去對待就好。但是,這對于那些真正需要入手電動車的用戶而言,電池安全就如同「懸浮于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般,時刻讓車主提心吊膽。
【資料圖】
而這樣的「提心吊膽」也從側面反應出在續航焦慮逐漸緩解后,如何打消人們對電池安全性的疑慮已成為決定電動汽車行業能否繼續加速發展的關鍵。
就在近日,捷途汽車為了打消用戶對于電池安全的重重顧慮,在中汽中心實驗室對旗下PHEV車型捷途大圣i-DM的電池包進行了浸水、跌落、擠壓和火燒四項「煉獄測試」,以數倍于國標的嚴苛手段仍未觸及電池安全的極限,給用戶傳遞了足夠的產品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行業內電池安全測試通常只測電池包,而本次捷途大圣i-DM的「煉獄試煉」則是國內首次放電狀態測電池安全。要知道,這可是將電池包與整車連線,在車輛啟動狀態下進行測試,并且此時電池包處于放電狀態,電池要更為敏感,測試條件也更為嚴苛,同時更貼近實際用車場景。
那么,本次「煉獄試煉」究竟有多「殘酷」呢?捷途大圣i-DM電池包最后的表現又如何呢?下面就跟隨凹凸君的腳步去一探究竟吧!
在「煉獄試煉」下,捷途大圣i-DM的電池包表現如何?
挑戰一:窒息靜浴場
早前有關持續強降水引發水淹的新聞時有聽聞,雖然純電動車型沒有搭載燃油發動機,不怕發動機進水導致熄火損壞;但電池與電路系統一旦進水,也可能發生短路、漏電等情況;輕則導致動力系統損壞,重則導致起火燃燒,十分危險。
本次中汽中心實驗室就單獨對捷途汽車旗下PHEV車型捷途大圣i-DM的電池包進行了「窒息靜浴場,24小時超長浸水」,這里的關鍵詞,不難發現就是「窒息」這個詞,足見其「變態」、「殘酷」的程度。下面具體來看。
在整車浸泡試驗中,測試人員模擬了車輛遇到暴雨或者積水時的極端情況,要知道國家標準為浸泡30分鐘,而在日常用車場景中,遭遇暴雨戶外停放一夜,也很少超過12小時。本次試驗則直接超級加倍,將捷途大圣i-DM浸入水中,使水位浸沒電池包整整24小時。
經過這令人窒息的一天一夜,電池包不但沒有發生短路熱失控,啟動車輛進行行駛測試,捷途大圣i-DM依然可以正常工作。除此之外,測試人員還測量了電池包的絕緣電阻值,該數據可以有效衡量車輛是否存在漏電情況,測試結果為120兆歐,捷途大圣i-DM電池包的最大工作電壓為413伏,換算下來是29萬歐/伏,遠遠大于國標要求的500歐/伏,這一系列的測試足以證明車輛電氣設備及線路安全,就算是在暴雨天氣下行駛也完全不用擔心。
挑戰二:電池跳樓機
在經過殘酷的「浸泡試驗」后,捷途大圣i-DM電池包的「煉獄測試」遠遠還沒有結束,之后捷途大圣i-DM的電池包還
本次實驗,首先將捷途大圣i-DM的電池包高掛在10米以上空中,而這樣的高度就相當于是以每小時將近50km的速度直擊地面,其難度為國家1米標準的10倍!
在經過殘酷的「高空自由落體運動」后,捷途大圣i-DM的電池整包結構并無重大損傷,未發生電解液泄漏、起火甚至爆炸等情況,充分說明了電池表征受到強力沖擊下安全性能依然穩固。
挑戰三:死亡壓力鉗
一般來說,新能源汽車起火的大部分原因都是由動力單元引起的。而隨著電池組技術的不斷發展,作為存儲汽車動力的單元,不同品牌電池組當前的續航能力「軍備競賽」正不斷升級,因此對電池容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能量密度同步也在不斷提升,因而電池組的安全性也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而往往引發電池組發熱失控,進而引起自燃或者爆炸的主要因素有:電池結構缺陷,導致充放電時散發的熱量無法傳導出去,電池組設計的時候對于散熱特性的要求較高,一旦發生結構改變或者散熱性能喪失,就容易發生危險。此外如果發生事故導致電池組發生擠壓或其他形變,也有可能使電池組起火或爆炸。
當然,也正因為如此的「常見」和「重要」,因此,在經歷過電池跌落、浸泡后,本次「煉獄測試」也直接進入到電池擠壓試驗環節。據了解,本次向捷途大圣i-DM的電池包所輸出的試驗擠壓力達到了驚人的200kN,這可是國家標準100kN的兩倍數值哦。如果各位對這個數值沒有什么概念的話,凹凸君可以打個比方,方便大家去了解這個數值的,其實200kN等同于20噸重物的重力,就好比電池受到2輛滿載渣土車的沖擊,如此的「恐怖」程度,捷途大圣i-DM電池包的表現又如何呢?
首先,本次電池擠壓試驗,所擠壓的是電池包的「Y」方向,即車身側面,模擬的是車輛在受到側面嚴重碰撞時,電池包的安全性能。在經受超強擠壓后,捷途大圣i-DM電池包表面僅有輕微變形,但并未出現冒煙起火等情況,說明電池包外殼防護性能良好,能夠抵御強力物理侵入,規避熱失控的現象存在,如此的測試之下還能有如此的成績,這也與捷途汽車系統安全設計、嚴苛的生產工藝和質量控制是息息相關的。
挑戰四:極限燒烤爐
在經過「殘酷」的前三項「試煉」后,本次「煉獄試煉」也將進入到壓軸大戲——電池火燒實驗。其實,針對電池火燒的國家標準是間接燃燒60秒,直接燃燒70秒。而為了真實模擬車輛燃油泄漏、汽車底部燃燒時的熱負荷情況,也為了將新能源車型的安全極限一探到底,本次「煉獄試煉」直接動用1100°C的超高溫烈火焚身,讓電池包全程直接燃燒230秒之多!這不僅僅是比國標多了100秒,而且全程直接燃燒也比國標更為嚴苛。盡管如此,捷途大圣i-DM的電池包也并未出現熱失控情況。這得益于其強大的熱阻隔效果,避免了更多熱量傳遞到電芯。同時,捷途大圣i-DM的電池包能夠在高溫時快速泄壓,也進一步延長了發生熱失控的時間。
寫在最后:
不得不說,在電池連線、車輛啟動的狀態下,歷經遠超國家標準的四大酷刑「輪番折磨」后,捷途大圣i-DM不負眾望,仍未觸及電池安全的極限。
而經過這一系列嚴苛甚至無情的「考試」后,捷途大圣i-DM不僅向外界證明了其自身的實力,同時也向外界輸出了這種基于客觀事實的「求證」精神,這無疑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品質,反過來說,也正是因為有如此的品質,所以捷途汽車造出來的車型,關于安全方面我們是大可放心的。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